增强长三角区域创新驱动力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度,自贸区密集程度最高,对外资和海外人才有很强吸引力,是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疫情期间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效率最高,反映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韧性。长三角地区具备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枢纽的雄厚基础?!吨泄仓醒牍赜谥贫ü窬煤蜕缁岱⒄沟谑母鑫迥旯婊投柸迥暝毒澳勘甑慕ㄒ椤诽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下一步,要以增强区域创新驱动力为目标,加快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程的领头羊、先锋队。
一要聚焦三大变革,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其实质是生产要素类型和结构的变革,从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要素驱动发展向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驱动转变。质量变革强调产品质量和品质,要打造长三角的品质品牌提升机制,把长三角打造成高质量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效率变革主要是投入产出的高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动力变革则要求发展从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转变为创新驱动模式,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内需潜力的释放。
二要率先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加快克服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的问题十分重要,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同时,我们拥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这是技术研发、提升的肥沃土壤。我们也拥有规模大且需求不断升级的大市场。这三大优势是我们能够取得技术突破的独特优势。长三角地区具备率先探索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路径和方式的基础,以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整合长三角地区的研发资源和智力资源,不断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区域性基础研究、基础科学的投入和激励机制,率先探索“揭榜挂帅”的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区域性企业创新联合体,真正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融通创新。长三角区域应成为世界级基础研究成果的富矿、颠覆性技术涌现的策源地。
三要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地区应在科学优化区域产业链空间布局上率先实现突破。以产业合作带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根据各地产业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探索突破行政边界,实现产业优化布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以产业规划推动产业协同,不仅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和政策协调作用,依据区域各地比较优势和发展定位,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区域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使得产业规划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科学指引,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科学结合,激发区域发展的澎湃活力。
四要更好发挥上海龙头作用,协同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优质生产要素向其城市群集聚,不断产生创新成果,形成产业集群;发挥上海的引领示范作用,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成为全国样板,开展区域财政共享机制,土地资源统一配置机制,海关口岸、港口等一体化机制制度创新;发挥上海的组织协调作用,探索以上海及都市圈为核心,建立跨行政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政策联动的党政主要领导会商制度,建立区域协同发展中重要政策协调、重大项目建设协调、具体产业分工布局建设中协调落实机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成长春:高质量与一体化双轮驱动长三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擘画了新蓝图。[详细] -
以新型智库效能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
可以借鉴“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智库联盟、中国宏观经济智库联盟等经验模式,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智库联盟,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合作,助推长三角一体化深化发展。[详细] -
孔令池:以现代市场体系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长三角地区差距持续缩小,经济联系更加活跃,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整合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详细] -
助燃城市群发动机,助推长三角一体化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在下列方面进一步发力。是大力推动中心城市群的发展(轨交一体化)。[详细]